“为什么化疗做完之后,我老是觉得脑子像一团糨糊……”
不少经历过化疗的癌症患者都有过这种体验:
注意力难以集中,话到嘴边突然忘记,甚至反复想不起昨天做过的事。
——这不是你变了,而是“化疗脑”可能找上门了。
这时候很多人一脸问号:
这“恋爱脑”我懂,但“化疗脑”又是什么?
别急,咱们今天就把它说清楚。
什么是“化疗脑”?
展开剩余87%“化疗脑”在医学上称为化疗相关认知障碍(chemotherapy-related cognitive impairment, CRCI),是癌症患者在化疗期间或化疗后出现的长期神经功能损伤综合征(就像电脑长时间运行后会发热、变慢一样,人的大脑在化疗药物的强烈攻势下,也可能出现“卡顿”或者“反应迟钝”的情况)。
说了这么多,那到底怎么判断自己有没有“化疗脑”呢?
记住,出现以下症状,要警惕“化疗脑”:
记忆力减退:刚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转眼就忘;
注意力分散:容易分心,难以长时间集中精神;
执行能力下降:计划、组织任务的能力变差;
信息处理速度减慢:反应变慢,思考问题吃力;
语言障碍:组词困难,表达不清。
由于“化疗脑”的表现不像恶心、呕吐、脱发等症状那么明显,常常会被人们忽视。
但是以上症状较明显时,可别大意。
高达50%~80%的癌症病人在化疗期间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CRCI症状, 这些症状甚至可能持续到化疗结束后数月至数年。
相信到这里,“化疗脑”不用我多说了吧!
“化疗脑”是如何形成的?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像化疗药,那毒劲儿可能更大。
首先是化疗药物的直接毒性:
有些化疗药物(如甲氨蝶呤等)可穿过血脑屏障,引起大脑结构与神经元活性的变化。
另外,化疗药物也可加速脑区细胞凋亡,使室下核与海马灰质细胞增殖下降,降低海马中的儿茶酚胺水平,而这些脑区与学习及记忆功能密切相关。
其次是化疗药物的间接毒性:
化疗药物还会产生促炎性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从而影响血脑屏障并进入大脑,而促炎性细胞因子的持续激活可作用于大脑产生注意力下降等认知功能受损症状。
另外,化疗作为一种应激,可对患者的激素水平产生影响,特别是生殖器官肿瘤患者,性激素水平下降可影响认知功能,从而导致患者的词汇记忆与处理速度下降,且该影响在化疗结束后持续存在很长一段时间。
如何预防和缓解“化疗脑”?
很多人会担心,“脑子出问题了”还有补救吗?
其实,虽然“化疗脑”没有特效药,但通过科学管理,可以显著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些实用又便捷的康复训练方法。
认知康复训练
1.记忆训练:选择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图片或书籍进行记忆和辨认训练,或与患者聊天,让患者回忆当天或近几天的生活。
2.注意力训练:让患者集中注意力,同时具有理解和判断能力,参与一些活动或游戏,例如“找茬游戏”。
3.行为训练:指导患者参与一些贴近日常生活的训练,例如拼图、物品分类、填字游戏等。
4.认知补偿训练:使用笔记本、备忘录、日历等记录待办事项,方便查看。
运动锻炼
推荐步行、慢跑、太极、八段锦、广场舞、瑜伽等中等强度运动,每次运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切记要长期坚持!
正念干预
正念减压疗法主要包括 注意力调节、深呼吸和冥想,强调注重当下的感受。
另外, 中医疗法(针灸、推拿等)在改善认知功能方面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PS:建议大家将上述各类方法结合在一起使用,以发挥更好效果。
不过,一旦遇到以下情况,请务必尽快就医:
1.症状持续超过1年,且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2.伴随严重情绪障碍(如抑郁、焦虑);
3.需要调整治疗方案或进行认知康复训练。
“化疗脑”是身体经历化疗后的暂时性反应,不代表智力下降。
要记住:大脑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心态是最好助力。
当然,这期间,家人的理解、支持和耐心陪伴,都是帮助患者摆脱“化疗脑”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胡蓝月,殷信道,陈宇辰.化疗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的MRI研究进展[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24,47(04):401-406+411.
[3]姚梦圆,赵丽蓉,黎晨,等.化疗相关认知障碍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25,42(07):1242-1248.
撰稿:李政亮、姚丹
发布于:北京市嗨牛配资-股票配资机构-配资网大全-实盘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